群益投信董事長陳欽源:走出去!投信的未來在海外
工商時報【記者呂清郎╱台北報導】
走過投信業30年,在業界可說是教父級的群益投信董事長陳欽源,見證整個投信業的發展與變遷,他認為,產業在先天不足之下,加上業者安於現狀、欠缺國際觀,海外市場的經營起步已太晚,但從現實的市場規模來看,國內與海外市場是1比99,「走出去!才是投信的未來」。
陳欽源表示,國內投信業的發展可以大概分為三個時期,第一階段的萌芽期從1982~1992年,僅開放國際、建弘、光華、中華4家投信,但10年間過度保護的結果,使得發展陷於停滯;其間1986年銀行直接引進境外基金銷售,由於欠缺相關法規管理,不需經過證期局通過,規模也快速增加;待主管機關意識到需要管理後,並於1993年入第二階段開放期,投信公司最高峰時暴增至40多家,但境外基金還是只採核備制,使得800多檔境外基金就在一夕之間合法。
「境外基金採核備制,一次8檔、10檔的推,但投信發1檔基金,往往都要耗時數月,形成基本上的不公平競爭。」陳欽源說,直到最近3、5年查覺後,才想辦法要彌補缺失,卻為時已晚;目前境外基金達3.3兆多元規模,反觀境內基金雖有2.1兆多元,扣除貨幣型之後,只剩1兆多元,規模可說遠遠落後難以追趕。
壓力浮現 債券基金沒落
「其實在先天不利之下,投信業者也不是很長進;長期太過安於現況,缺乏國際觀,因此真正投入發展海外基金,僅僅不過是近10年的時間。」陳欽源不諱言,2005年之後至今,投信業進入第三階段,業者才開始投入發展海外市場;但在這之前的5、6年間,投信海外基金銷售,就只做債券型基金,「因為太好賣了,很容易就達標滿額」,觀察當時大環境佳,台灣市場也不差,業界根本不願花心思開發新商品,都認為「日子已經很好過了,海外那塊不是本土投信的舞台,不好做,不要去碰」,使得債券型基金手續費收入,占比竟然高達4~5成之譜。
陳欽源說,之後等到結構債問題發生後,查覺Fixed Income(固定收益)根本就是虛的,台灣利率也開始走下坡,報酬率大不如前,債券型基金風光不再,這時「生存壓力開始浮現」,業者為了求生存,終於開始投入開發海外市場。
發展海外市場除了起步已太晚,更重要的是面對沒有人才可用的窘境;陳欽源指出,以群益來說,當時根本找不到可以做海外的經理人,最後只好從頭培養起,儘管有不少年輕人因為習慣了台灣市場這個舒適圈,對遙遠的海外市場興趣缺缺,但另有年輕人已體認到境內市場的機會愈來愈少,不得不走向海外找機會,尤其確知台灣在全球市場的占比僅僅不到1%,海外高達99%以上,要走出去才是投信的未來,相對也更積極地投入。
培養人才 直接前進世界盃
群益在沒有外資奧援,也沒有大型金控做靠山的艱困環境下,多年來培養不少優秀的投資海外人才;陳欽源強調,「真的很累、很辛苦,但總是要有人去做」,透過資訊發達後,取得愈來愈容易的資料加以運用,再配合每年逾千次的海外實地拜訪與電話會議(conference call),一步一腳印。值得欣慰的是,表現在操作績效上,交出不輸境外業者的成績,這不止證明投信海外市場的未來一片光明,更超越金融業先打亞洲盃,投信則是直接前進世界盃。
留言列表